你在这里

非全日制用工与其他用工的风险对比

非全日制用工与其他用工的风险对比

 

由于《劳动合同法》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签订与变更等方面新出台了大最细化规定,使企业使用全日制用工的风险和成本都大为增加。在全日制用工成本过髙、风险过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使用非全日制用工予以应对,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对工作岗位进行评估。非全日制用工与标准劳动关系相比具有用工灵活、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特点。企业对于业绩不好的员工可以随时更换,也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企业可以对用工岗位进行评估,对适合使用非全日制人员工作的岗位尽童使用非全日制员工。

 

2.加强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在非全日制用工中,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企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证明双方之间是非全日制用工关系,而劳动合同无疑是确定用工性质最好的证据。书面劳动合同有助于避免将非全日制用工与事实劳动关系相混淆,对企业而言有着减小用工风险的作用。因此虽然非全日制用工不强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应当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用工性质为非全日制,并对各项待遇和劳动合同的结束进行约定,由于法律允许非全日制员工同时为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因此首先就存在着各用人单位之间工作时间协调的问题,同时各单位之间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单位在使用非全日制员工时应对此予以注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在招用非全日制员工时应当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要求求职者说明在其他兼职情况.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等情况。对工作时间有冲突的以及在竞争对手、客户等有利益冲突单位工作的求职者不予录用。其次,注重商业秘密管理。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工作岗位一般不宜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如确需使用的,应当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再次,向员工说明单位不希望从亊某些领域的兼职,要求员工在有其他工作单位后予以报告。如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员工在企业不允许兼职的领域工作时,及时与其结束劳动关系。

 

3注重地方性立法规定。《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加班处理等问题未作具体的规定,有待相关部门作进一步细化。企业应当研究当地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规定和其他的保护政策并切实执行,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对加班问题,如当地法规未作规定的,企业应当与员工约定处理方法。

 

实习生、学生兼职与非全日制用工

 

企业在进行用工模式选择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到成本因素,并依据相关劳动法及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用工制度。作为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投资人的百胜公司,真是很好地利用了中国内地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门店人员使用上大量安排实习生、学生兼职和非全日制工,这样可以有效节省用工成本。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法律主体资格的不完整,实习生、学生兼职是不受《劳动法》调整的,其工资待遇是否需要遵循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各界还有不同意见。但是,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而言,是要遵守劳动法最低工资标准等相关劳动基准性规定的。

 

案例:非全日制用工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案

 

朋友给于姐介绍了一份餐厅保洁的工作。约定中午工作1个半小时,晚上2个半小时,每小时的工资4元。于姐觉得这家餐厅的各方面条件都令她满意,工作很简单,工资也不拖欠于是就决定做下去。后来,朋友又给于姐介绍了一份送孩子上学的工作,工资是每小时6元,接送途中的时间都算工作时间。于姐觉得两不耽误就同意了。工作了一段时间,于姐觉得与送孩子上学相比,保洁的工作比较累,工资还低,希望餐厅能涨工资。餐厅老板说:“涨工资是不可能的,劳动合同上就是按这个签的,劳动合同还未履行完,怎么能改呢?别人给钱高,那是考虑到孩子的安全事关重大,不是一样的工作,怎能要求拿一样的工资呢?你在我们这里工作我们很满意,如果你要觉得工资低,那就另谋高就吧,我也不阻挡。”于姐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就没再提这件事情。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于姐无意中知道本市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是4.36元每小时,地觉得自己的工资不应低于市里的这个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于是找到了有关本市最低小时工资的规定,去找那家餐厅的老板,要求增加工资数额。

 

专家分析

 

《劳动合同法》就非全日制用工薪资支付进行了约束,并设定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制定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并按照一定期间予以适当调整。《劳动合同法》第72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实务指南

 

《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设定了三项劳动标准,一是最高工时,二是最低工资,三是工资支付周期。在实践中,企业除了要遵守最低工资劳动标准外,还应遵守最高工时和工资支付周期的约束:

 

1.遵守最高工时标准。非全日制用工最显着的特点是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少于全日制用工,我国目前全日制用工标准工作时间为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小时计算,但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这种用工形式仍然是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第68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中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在每日工作时间上可以平均计算,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2遵守工资支付周期。《劳动合同法》第72条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作了规定。标准劳动关系规定劳动报酬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第72条缩短了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支付周期,要求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关联法规

 

第72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合同法》

分类标签: 
对本文投票: 
0
请对本文评级